目录
专家论谈
现代石锁运动发展研究朱永光;1-3+14
武术发展研究
“5W”视角下武术与空手道国际传播要素的差异性研究高驿;张国栋;4-10
中央国术馆武术教学组织形式研究麻晨俊;高亮;11-14
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孙向豪;宋小燕;15-17+56
文化润疆视阈下武术兵道价值探析李越;王玉成;王涛;陈亚飞;18-20
武术文化研究
中华武术文化海外传播与再现——以马来西亚槟城为考察中心黎俊忻;21-26
国际化推广视角下中、日、韩武术(武道)的比较研究林昆;张峰;27-29
非遗视阈下传统武术的文化认同与发展研究施杨捷;30-32
试论当代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——以马氏通备武学为例阮文翩;孙岳;郭紫敏;夏晓华;33-36+43
甘肃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策略研究——以平凉崆峒武术为例陈兴雷;37-40
竞技武术研究
困境与出路:文化理念视阈下竞技武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宋维好;41-43
新规则下武术短兵运动发展现状、机遇与挑战刘岩东;刘畅宇;李春木;44-47
社会武术研究
擒拿秘籍《九重天·总诀》探微刘明亮;马樾;48-51
太极拳促进老年人群健康研究进展栾军;徐锋鹏;52-56
少年儿童武术防身培训项目现状探析赵华;57-59
非遗视阈下形意拳内功功法的数字化保护研究李煦;刘西;60-62+71
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永春白鹤拳塑造新型乡村的田野调查张隆宁;陈云云;郑崇德;63-65
武术教学研究
太极拳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杨敢峰;66-71
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案例研究——以武术长兵课程为例陈理标;黄帝全;曾宪波;72-75
共时性视阈下武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论绎王征;刘晶;胡薇;姜娟;王嘉麒;76-80
民俗体育研究
契机与挑战:息烽县“跳花灯”传承路径探究赵益丽;赖小玉;81-84+123
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中体育竞赛项目研究任鹏;赵岷;85-88
忻州“挠羊赛”现状及影响分析段子良;89-91
文化生态变迁对河东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影响研究——基于匼河“背冰”的田野调查马妮;92-94
贵州德江土家炸龙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肖大程;胡恒;王奕凯;95-97
新疆农村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研究杨芸菲;高海亮;沈铂航;98-100
社会历史视角下贵州省侗族传统体育项目及传承路径研究陈锦向;王奕凯;陈伟;101-104
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石桥乡独竹漂传承研究陈静;黄健;105-108
难题与破解:云南省罗平县布依族“把式舞”传承路径研究吴亚亚;109-112
文化学视角下贵州独竹漂的发展历史探究彭启兵;何春感;姚磊;113-115
黔东南苗族斗牛文化的历史演进汤中琴;刘玉娇;116-119
体育理论与实践
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——基于习近平体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引领屈植斌;120-123
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路径探讨杨嘉民;124-126
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治理的现实困境、路径及长效机制邹青海;董宇;127-130
小学3-6年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程度调查研究罗冬林;姜丙刚;王志强;刘小冬;131-133
身体观视阈下五官运动在体育课准备活动中的应用研究梅继伟;134-138
大学体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路径研究张中沉;张军;刘文秀;139-141
论职业球员的劳动权保护闫燕;142-145
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的使命、挑战与策略穆萌;石永超;王诚民;146-148
基于儿童心理设计的足球课程研究陈雅骏;郑原;149-152+156
“体教融合”视阈下高校健美操发展困境与路径探究任雪;153-156
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中国武术教育发展逻辑——评宿继光博士《中国武术文化学校传承研究》田文波;157